历史上有哪些用智谋取胜的故事用一小段文字概括
1、围魏救赵
战国时(公元前353年) 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 ,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
2、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历史上用谋略取胜的故事
1、空城计:诸葛亮的心理战
三国时期,诸葛亮驻守西城时遭魏军突袭,城内只剩老弱残兵,他下令大开城门,自己坐城头悠闲抚琴,司马懿见状疑有埋伏,用“虚张声势”吓退十万大军,成为以弱制强的经典案例。
2、特洛伊木马:潜伏的致命礼物
古希腊联军攻打特洛伊城十年未果,最后假装撤退,留下一尊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将木马当战利品拖入城内,夜晚,藏在木马中的希腊士兵突袭开门,联军一举破城,终结战争。
3、田忌赛马:排序决定胜负
战国时期,田忌与齐王赛马屡败,孙膑献策:用下等马对敌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虽然首局惨败,但后两局全胜,以“错位竞争”实现逆袭。
4、官渡之战:烧粮定乾坤
曹操与袁绍对峙时兵力悬殊,谋士许攸建议偷袭袁绍屯粮地乌巢,曹操亲率精兵火烧粮仓,袁军军心大乱,最终曹操以2万兵力击败10万敌军,统一北方。
5、赤壁火攻:借东风破万舰
周瑜利用曹操将战船连成一片的弱点,派黄盖诈降。借助东南风火烧连环船,诸葛亮“草船借箭”补充物资,孙刘联军以弱胜强,奠定三国鼎立基础。
6、李牧退匈奴:诱敌深入
战国名将李牧对抗匈奴时,先故意败退示弱,诱使匈奴主力进入埋伏圈,再用战车堵截、弓箭手围射,一战歼灭匈奴十余万骑兵,换得边境数十年安宁。
7、韩信背水一战:绝地求生
韩信攻打赵国时,故意在河边列阵,士兵无路可退只能死战,同时派奇兵偷袭赵军大营,前后夹击大获全胜,“置之死地而后生”成为兵法名言。
8、王阳明智擒宁王:攻心为上
明朝宁王叛乱时,王守仁一边散布“朝廷十六万大军将至”的假消息,一边用火攻突袭宁王水军,宁王惊慌失措被俘,耗时仅43天,堪称“心理战教科书”。
9、拿破仑的奥斯特里茨战役:诱敌分兵
拿破仑故意放弃高地,诱使俄奥联军主力进攻右翼,趁机集中兵力猛攻中路,用“局部优势”击溃敌军,这场“三皇会战”让他登上军事巅峰。
10、孙膑减灶计:示弱诱敌
孙膑与庞涓交战时,命令士兵每天减少做饭的灶台数量,庞涓误判齐军大量逃亡,轻敌追击至马陵道,结果中伏身亡,印证了“兵不厌诈”的真理。
相关问题解答
1、空城计真的存在吗?诸葛亮怎么吓退司马懿的?
我查了资料发现,《三国演义》里这段超精彩!说是诸葛亮北伐时,西城兵力空虚,司马懿大军杀到,老诸葛直接下令大开城门,自己坐城头淡定弹琴,司马懿一看这架势,心想“这货肯定有埋伏”,吓得掉头就跑,不过历史上这事儿可能是虚构的,但“空城计”这招确实被后人吹爆了!(笑)
2、田忌赛马算不算谋略?小学生都听过诶!
绝对算啊!我小时候也觉得这就是个数学题,后来发现超有智慧,齐国大将田忌和齐王赛马,孙膑让他用下等马对人家的上等马(故意输一局),再用上等马干翻对方中等马,中等马虐菜下等马——三局两胜,血赚!这波操作教会我们:有时候输一局是为了赢全局,职场社畜都该学学(狗头)。
3、赤壁之战“借东风”是玄学还是谋略?
周瑜火烧曹操连环船,但冬天刮西北风会烧到自己,诸葛亮假装作法“借”来东南风,其实是人家懂气象学!我搜到资料说,长江中游冬季偶尔会刮短暂东南风,老诸观察天象预判到了,这波啊,是科学包装成神棍,把曹操都给忽悠瘸了~(后来演义把这戏份全给诸葛亮了,周瑜:???)
4、特洛伊木马计现在看是不是很扯?
希腊人打了特洛伊十年没结果,最后假装撤退留了个巨型木马,特洛伊人开心地当战利品拖进城,结果半夜希腊士兵从木马里钻出来开门——这招放现在就像“U盘病毒”啊!(手动笑哭)不过考古发现特洛伊城确实被火烧过,但木马可能是后人编的,但不得不说,这脑洞成了西方“阴人”的代名词!
本文来自作者[烬染]投稿,不代表如斯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yers.com/wiki/202505-53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如斯号的签约作者“烬染”
本文概览:历史上有哪些用智谋取胜的故事用一小段文字概括1、围魏救赵战国时(公元前353年) 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 ,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
文章不错《历史上有哪些用智谋取胜的故事用一小段文字概括 历史上用谋略取胜的故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