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一单元数学时间计算方法
1. 使用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
2. 因为在三年级第一单元的数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而减法是指从一个数值中减去另一个数值。
通过掌握这两种计算方法,学生可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如计算两个数的和或差。
3. 在数学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技巧。
此外,他们还可以尝试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如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不断练习和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他们的数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1、认识钟表与时间单位
咱们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的重点是学习时、分、秒,首先得认识钟表: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短针是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长针是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最细的针是秒针(走1小格是1秒),钟表显示“3:15”时,时针过3,分针指3(代表15分)。
2、时间单位换算
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这是计算时间的基础,2小时=(2×60)=120分钟;90秒=(90÷60)=1分30秒,做题时可以用“大单位化小单位乘60,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60”的口诀。
3、计算经过时间
比如从8:10到9:25,经过多久?分三步:
①先算整小时:8:10到9:10是1小时;
②再算剩余分钟:9:10到9:25是15分钟;
③相加结果:1小时15分钟,遇到复杂时间(如跨上午到下午),可以用24时制计算更简单!
4、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这单元会结合生活场景,
- 动画片从下午4:20播放到5:05,时长多少?(45分钟)
- 写作业用了40分钟,从6:30开始,结束时间是几点?(7:10)
关键技巧:列算式时,时间单位要统一,分钟不够减记得“借1小时变60分钟”。
5、小贴士
- 多观察家里的钟表或电子表,练习读时间;
- 用手机计时功能,体验1分钟能做多少题、1秒能拍几次手;
时间应用题画线段图,能更直观看出“开始、结束、经过”的关系。
:这一单元重在理解时间单位的关系,多动手练习换算和计算,生活中养成看时间、规划时间的好习惯哦!
相关问题解答
1、"三年级第一单元数学时间计算到底学啥?感觉好难啊!"
别慌!这单元主要学认识钟表(整点、半点、几时几分)和简单的时间计算,quot;动画片从3:20放到4:05,一共多久?"这种题,重点记住:1小时=60分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大格是5分钟~
2、"孩子老搞不清‘经过时间’怎么算,有啥技巧?"
我当初也头大!教娃用"时间轴法":比如从8:15到9:30,先算整小时(8:15→9:15是1小时),再算剩下的15分钟,加起来就是1小时15分,或者直接列减法:9:30-8:15,注意分钟不够减时要借1小时变60分钟哦!
3、"时间单位换算总出错,比如120秒等于几分钟?"
记住口诀:"小变大,除以60;大变小,乘60"!120秒÷60=2分钟;反过来,3分钟=3×60=180秒,用生活例子帮娃理解:1分钟跳绳能跳100下,那120秒能跳几下?(答:200下,因为120秒=2分钟呀!)
4、"考试总考‘时间应用题’,怎么避免踩坑?"
盯紧三个关键:①看清题目问的是‘时刻’还是‘时间段’(quot;放学时间"是时刻,"写作业用了多久"是时间段);②列算式时单位要统一(全换成分钟或小时);③检查进位/借位,比如85分钟要写成1小时25分钟!
(小贴士:用手机计时器或实物钟表陪娃多练,比刷题更管用~)
本文来自作者[所玉鑫]投稿,不代表如斯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yers.com/jyan/202504-41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如斯号的签约作者“所玉鑫”
本文概览:三年级第一单元数学时间计算方法 1. 使用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2. 因为在三年级第一单元的数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而减...
文章不错《三年级第一单元数学时间计算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