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名著什么时候改为四大名著的
小说到了明清蔚为大观,很多名家涌现出来。比如我们熟悉的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等八大名著。其实《金瓶梅》在清朝是禁书,但是越是禁,越是流通的多,所以知名度还是很高的。
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常说《四大名著》,而不说八大名著?其实那四大名著,论文学水平来说,也不低的,并且也是脍炙人口的, 只因为它们所选的故事,一般人看不懂,而且对人影响比较难以把握,容易把人带偏了。或者说,阅读它们的人的年龄很重要,如果到了不惑年龄、知天命年龄,再读的话就会好很多了。
清朝有个很厉害的书评人,叫张竹坡,他说:“《金瓶梅》是一部《史记》。然而《史记》有独传、有合传,是分开的。《金瓶梅》却是一百回共成一传,故知作《金瓶梅》者必能作《史记》。”应该说,他给了此书很高的评价,他直接把该书当作历史书了,他还说:“凡人谓《金瓶梅》为银书者,想必他只看到了银的内容了。若我看此书,纯是一部史公文字。”
尽管如此,此书的读者群,还有读者的年龄,都是有所限制的。而《封神演义》虽然很出名,“封神榜”也是家喻户晓,却没有《西游记》浪漫,因此不如《西游记》更加出名。而且此书一开始就是纣王进香女娲宫,见女娲圣像美貌,题诗亵渎,情节比较不适合所有人看。
至于《儒林外史》虽然出名,有认为《儒林外史》足堪跻身于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是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但是此书辛辣的笔触,不适合20岁以下人阅读,容易养成愤世嫉俗的性格。
《聊斋志异》更是被翻译成许多种外语版本,然而此书原著是用优美的纯文言文写的,不是半文言文,很多人是看不懂原著的。而翻译成白话后,语言魅力却大大逊色了,好像只剩了妖魔鬼怪和男男女女。记得罗振宇说过他学生阶段爱看此书,他说大冬天都能看得浑身热辣辣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此书的读者群体也不宜太小的原因。
所以整体来看《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比较中庸,适合所有群体观看。所以建国后就有了四大名著的说法,出版时把那四名著排除在外了,但是它们的知名度依然很高,这也说明其确是文学价值很高的。
西游记为什么是四大名著
1、文学地位不可撼动
《西游记》诞生于明代,作者吴承恩以玄奘取经为原型,融合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开创了神魔小说的先河,它不仅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更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完整的世界观,成为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东方奇幻经典。
2、人物塑造深入人心
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四大主角性格鲜明,象征人性的不同侧面:孙悟空的叛逆与成长、唐僧的执着与迂腐、八戒的贪吃懒散、沙僧的踏实忠诚,尤其是孙悟空,从“大闹天宫”到“斩妖除魔”,展现了从反抗到担当的蜕变,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辨识度的超级英雄。
3、思想内涵超越时代
表面是取经打怪,内核却是修心与成长,八十一难隐喻人生困境,妖怪多是人心的贪嗔痴所化,真假美猴王”暗喻自我斗争,“三打白骨精”批判善恶难辨,这种将宗教哲学融入故事的写法,让《西游记》有了普世的教育意义。
4、文化影响力辐射全球
从戏曲、连环画到影视剧、游戏,《西游记》IP经久不衰,86版电视剧重播超4000次,日本动漫《龙珠》、好莱坞电影《功夫之王》都受其启发,它既是中国文化的“外交名片”,也证明了经典故事跨越时空的生命力。
5、幽默外壳下的深刻表达
相比其他三大名著,《西游记》用诙谐的语言消解了说教感,比如孙悟空吐槽如来“妖精有后台”,八戒总想“分行李回高老庄”,这些接地气的对话让严肃主题变得老少皆宜,真正做到雅俗共赏。
相关问题解答
1、“中国八大名著”是啥时候变成“四大名著”的?
其实压根儿没“八大名著”这官方说法!最早是明朝人评的“四大奇书”(《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后来清朝《红楼梦》火了,替换掉《金瓶梅》,就成了现在“四大名著”,民国时期书店为了卖书,硬凑过“十大名著”,但老百姓只认这四本最经典的,所以约定俗成传下来了。(拍大腿)说白了,就是群众用脚投票的结果!
2、《西游记》凭啥能进四大名著?它不就是个打妖怪的故事吗?
哎呦喂!表面看是猴哥打妖怪,其实暗藏玄机啊!你看:
讽刺现实:天庭像不像官僚体系?妖怪背后全有“领导关系户”!
修行隐喻:取经=人生闯关,九九八十一难全是人性考验。
文化符号: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八戒的贪嗔痴,全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性格缩影!
别的书讲历史、讲社会,它用神话讲透人间真相,这还不够牛?(叉腰)
3、为啥《金瓶梅》被踢出“四大名著”队伍?
咳咳…(压低声音)主要因为尺度太大!明朝时它就被叫“淫书”,虽然文学价值超高(鲁迅夸它是“世情书巅峰”),但清朝以后官方怕教坏小朋友,直接禁了,而《红楼梦》同样写世态炎凉,但手法更含蓄,还披着“宝黛爱情”的唯美外衣,自然顺利接班~(耸肩)
4、现在能重新评“八大名著”吗?比如加上《儒林外史》《聊斋》?
(摆手)别折腾啦!四大名著的地位就像“春晚经典节目”,不是后来作品不够好,而是这四本已经成了文化DNA。《儒林外史》讽刺功力一流,《聊斋》脑洞突破天际,但论全民影响力、改编次数、甚至梗的传播度…(掰手指)猴哥、黛玉、诸葛亮这些顶流IP,早赢麻了!
(突然凑近)悄悄说:你要真搞投票,现在网友可能把《三体》塞进去…但传统派估计得炸锅!(溜了溜了)
本文来自作者[姜明昊]投稿,不代表如斯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yers.com/cshi/202504-18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如斯号的签约作者“姜明昊”
本文概览:中国八大名著什么时候改为四大名著的小说到了明清蔚为大观,很多名家涌现出来。比如我们熟悉的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
文章不错《中国八大名著什么时候改为四大名著的 西游记为什么是四大名著》内容很有帮助